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长江商报
股价年内并未下跌,柳药集团却并不满足。
11月17日晚间,柳药集团(603368.SH)发布公告称,拟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高于1亿元,回购价为26元/股。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截至公告日收盘,柳药集团每股股价达20.3元,2022年以来上涨近10%。
柳药集团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同时为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公司回购部分股份。
从业绩上看,2022年前三季度,柳药集团营业收入达142.22亿元,同比增长10.43%;净利润达5.75亿元,同比增长15.42%,恢复了增长趋势。
其中,医药工业板块是柳药集团新的增长点,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达5.07亿元,同比增长34.26%。
营收连续10年上涨
柳药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上市企业,公司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柳州医药批发站,2002年改制,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22年5月27日起,公司由“柳药股份”变更为“柳药集团”。
经过近七十年来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深耕细作,柳药集团逐步形成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工业为主业,供应链增值服务、医药互联网服务、终端健康服务等创新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业务体系。
11月17日晚间,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本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
柳药集团介绍,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6元/股(含)。
柳药集团表示,鉴于当前公司股价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变化、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未能正确体现公司的实际价值和经营业绩。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同时为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助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等情况下,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本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
柳药集团股价表现如何?截至公告日收盘,柳药集团每股股价达20.3元,2022年以来上涨近10%。
不过,柳药集团2014年12月上市时,公司发行价格达26.22元,首日开盘价达31.46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可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柳药集团营业收入连续10年保持增长,从2012年的35.5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1.35亿元;净利润仅2021年有所下滑,为5.64亿元。
医药批发板块净利增65.86%
不过,进入2022年,柳药集团业绩又开始快速恢复。
2022年前三季度,柳药集团营业收入达142.22亿元,同比增长10.43%;净利润达5.75亿元,同比增长15.42%,恢复了增长趋势。
其中,第三季度,柳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0.21亿元,同比增长10.20%;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22.02%。
而且,截至2022年9月末,柳药集团总资产为192.12亿元,较年初增长2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8.71亿元,较年初增长7.52%。
柳药集团表示,公司紧密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工作,在稳步提升批发、零售市场份额的同时,强化批发与零售协同、工业与商业协作,从而有效推动工业板块业绩快速增长,工业板块产能规模提升、市场拓展加快,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持续扩大,已发展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具体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柳药集团医药批发营业收入达115.86亿元,同比增长10.89%;净利润达3.78亿元,同比增长65.86%。
在批发板块,柳药集团表示,公司通过发挥渠道资源优势和开展供应链增值服务(包括SPD项目等),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推动药械耗材集采集配落地,不断提高医院药械市场份额,药品销售规模稳中有升的同时器械耗材、检测试剂销售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同期,柳药集团医药零售营业收入达20.81亿元,同比增长14.67%;净利润达9348.91万元,同比增长16.25%。
柳药集团介绍,在零售板块,公司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慢病管理服务、DTP业务和处方外延项目开展,从而有效提高线下门店流量和专业服务能力,提升顾客粘性,同时公司优化了零售端产品结构、强化运营成本控制,实现零售业务净利润提升。
医药工业板块是柳药集团新的增长点,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收入达5.07亿元,同比增长34.26%,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两大板块;净利润达1.03亿元,同比增长17.86%。
柳药集团表示,在工业板块,公司旗下生产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产能规模持续提升,并通过发挥公司批发和零售渠道优势,实现工业产品在区内医院端、零售端市场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