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报修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全国报修网点  家电上门服务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更新时间: 2024-11-24 06:11  发布时间: 2年前   2610
核心提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聪明投资者  11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百富榜》,前三名分别是农夫山泉和养生堂创始人钟睒睒、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  该排名虽与2021年一致,但从直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聪明投资者

  11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百富榜》,前三名分别是农夫山泉和养生堂创始人钟睒睒、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

  该排名虽与2021年一致,但从直观的数字来看,除了钟睒睒的财富大幅暴涨以外,张一鸣、曾毓群的财富都有所下降。

  在网友们纷纷表示“想查税”时,业内人士看到的是“趋势”二字。

  据胡润研究院统计,二十年前,房地产行业的上榜人数在胡润百富榜占比为50%。十年前,这一比例为20%,五年前为15%。

  2022年房地产行业继续下跌,上榜人数占比为10%。

  随着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落幕,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企业家财富迅速积聚,成为榜单上的常客。

  其中,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一家公司,就有三位高层入围,分别是位居第3、26、83名的曾毓群、黄世霖和李平。

  虽然2022年以来,宁德时代股价下跌超30%,但仍是创业板唯一一家市值近万亿元的上市公司。

  除了企业家的财富积累,近两年宁德时代在机构投资者中的风头之盛更是不逊茅台。

  自2018年6月11日上市,在2020年中报中首次进入机构前十大爱股,更是在2021年三季报披露后,一跃成为公募基金的头号重仓股。

  而机构对它的偏爱不仅于此,早在宁德上市前,历次的股权融资名单就已经很是亮眼。

  既有君联资本、云峰基金、深创投这类一级市场老牌豪强,也有平安、招银国际这样的金融巨头,还有七匹狼、华西村这些依靠投资焕发“第二春”的传统企业,甚至还有“代工巨人”富士康的参与。

  纵然2018年的市场之惨烈,但不负众资本的期望,宁德上市后,仅一个半月,股价涨幅一度超过200%。

  宁德的第一批十大流通股东堪称豪华,其中高毅资产邓晓峰独占三席。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此后,刘格菘、周应波、赵诣等知名基金经理纷纷入局,海外资本BG、木头姐也随之而来。

  近两年,随着黑天鹅事件频发,市场大幅下跌,在3000点左右反复横跳。

  宁德时代的股价从最高点692元一路下跌,市值近乎腰斩,更是一度跌破9000亿。

  虽然跌幅颇大,但宁德时代仍被众多基金经理重仓持有,从三季报的披露情况来看,傅鹏博、陈皓大手笔加仓,姚志鹏、葛兰也有不同程度的加仓,杨锐文等人也是持股未动。

  尤其是被业内尊称为“傅老师”的傅鹏博,其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三季度大幅增持宁德时代,将其直接买到第二大重仓股。三季末持股市值17.57亿元,也是公募基金中持有宁德时代最多的主动股票基金。

  宁德时代于2021年年报中,首次出现在睿远成长的持仓中,去年12月,宁德时代股价见顶后一路下跌,在此期间,傅鹏博就一路增持。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虽然现在提起“宁组合”和“茅指数”,还是有些被市场“嫌弃”,但依旧很难有其他企业能达到它们的高度。

  而宁德时代的高度,归根结底,离不开“赌王”曾毓群的三次“赌局”。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企业家好像都不是很喜欢“铁饭碗”,这句话其实并不空穴来风,前有李振国,后有曾毓群。

  在宁德时代出现之前,宁德是最有名的特产是大黄鱼,但曾毓群出生的岚口村并不靠海,所以也吃不上大黄鱼。

  “小镇做题家”曾毓群,1968年出生,是个地道的农民子弟。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1982年顺利考进省重点中学宁德一中,和黄世霖成了同学。

  三年后,成功被上海交大船舶工程系录取,1989年毕业后更是顺风顺水的被分配到了福州的一家国企。

  这样的一个铁饭碗,放在当时的宁德来看,实是让人羡慕的,只不过,大家也就羡慕了三个月,曾毓群就“砸”了铁饭碗,跑去东莞去打工了。

  这一“砸”,就砸出了他人生中的两位贵人,也是后来宁德时代的两位奠基人。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曾毓群去的地方叫做新科磁电厂,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做硬盘、读写磁头,和电池毫无关系,当然和他的专业也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份不会也要努力挑战的斗志,让他很快就成为了厂里的骨干。

  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在曾毓群的影响下,1991年黄世霖也离职去了东莞,两人成为同事,一直到2022年,黄世霖从宁德时代辞职,两人之间的同事关系才宣告结束。

  1994年,张毓捷拿着金灿灿的履历空降成了曾毓群的新上司。

  毕业于台湾大学的张毓捷,1973年在美国圣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先后任职于福特汽车公司、IBM公司和ConnerPeripheral,从事工程研发以及管理工作。

  他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让曾毓群求贤若渴,二人的“师徒”关系也就此开始,直到今年2月14日,老爷子因病逝世,享年79岁。

  很多人叫曾毓群“赌王”是源于美团王兴的一条消息。

  “一位宁德时代早期投资人第一次去曾毓群办公室时,被墙上‘ 赌性更坚强’的字画所震惊,这位投资人问为什么不挂‘爱拼才会赢’,曾毓群正色回答道,‘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但这与网上流传的照片“赌性坚强”有所差异,其实是因为这个故事只说一半。

  而剩下的一半,是在张毓捷这里,毕竟“赌性坚强”这四个字最早属于这位爱打麻将的老爷子,是友人所赠的60岁生日礼物。

  张毓捷曾向媒体“吐槽”:“我的徒弟,也就是现任董事长,看到这四个字爱不释手,竟趁我不在时,把书法搬到他的办公室。我跟他说,这是我的生日礼物,有纪念价值,不能送你。”

  但曾毓群说:“师父,我觉得我比你有资格拥有这四个字!”

  后来,张毓捷觉得这四个字对曾毓群来说还是有些“轻”,所有又请人写了一幅“赌性更坚强”,把自己的原来的字换了回来。

  张毓捷不仅仅是曾毓群的老师,也是宁德时代多项重要技术的推动者。

  1995年,曾毓群迎来了人生另一位师父,陈棠华。

  陈棠华到新科之后,成为了曾毓群的顶头上司,与张毓捷的更洒脱性格不同,陈棠华更缜密,更勤勉。

  用张毓捷的话来说:“陈棠华严于律己,是制度的建立者;而我活得自在,是制度的破坏者。”

  所以在工作上,曾毓群与陈棠华接触更多。

  也是因为他的高度认可,曾毓群得以去到美国考察,了解到了电池的各项前沿技术。

  更是在他的一再提拔下,31岁的曾毓群成为新科磁电厂最年轻的工程总监,也是工厂里来自内地的第一位技术总监。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第二场“赌局”:创业ATL

  1999年,消费电子产品热潮席卷全球,不少人从中看到了商机,其中就包括了陈棠华。

  而陈棠华的上司,SAE执行总裁梁少康早在1997年,就提出消费电子电池将大有可为,极力推动香港新科拓展电池领域业务,但这个建议被日本母公司拒绝。

  于是,他和陈棠华、张毓捷商议,打算另立门户,成立一家专做电池业务的公司。

  起初,梁少康邀请曾毓群加入时,曾毓群并没有直接同意,因为另有一家公司高薪挖他去当总经理,很显然这是更稳妥的路。

  而出去创业是九死一生,有所犹豫也合乎常理。

  当时远在美国的陈棠华听闻此事,特意从美国打来一通电话,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其中内容,但结果显而易见,曾毓群加入了ATL的创业团队。

  同时,他也没放过自己的好同学黄世霖,将其也拉入了伙。

  黄世霖虽没有几位老领导的经年阅历,但他在合肥工业大学的专业是应用物理系,半导体器件、微电子技术等很多知识储备可以无缝衔接到电池行业之中。

  团队搭好了,公司业务也确定了,但当时的锂电池技术被日本牢牢把持,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惊人的94%,中国企业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ATL要想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

  曾毓群等人在研究后发现了索尼的一种聚合物锂电池,轻薄、短小、便于携带,还能灵活封装成不同的尺寸,满足不同电子产品的创新设计。

  曾毓群觉得这种聚合物锂电池产品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

  于是,他带着100万美金飞往美国,购买了贝尔实验室聚合物理电池的专利授权,但拿回来之后才发现被坑了。

  按照贝尔实验室配方做出来的电池有个BUG,就是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包变形,以至于不能继续使用。

  虽然说在满是国产山寨机的过去,电池鼓包很常见,但花费巨额资金买回来的产品有问题,这让众人难以承受,所以又跑回美国质问当事人。

  结果对方不以为意,简单一句“电池鼓包一直都有,谁也解决不了,包括被授权的全国二十几家企业。”

  一副无赖的嘴脸,让曾毓群倍感无力,只能打道回府。

  但不甘心的他不愿意就此罢休,在反复研究中,曾毓群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就是电解液的成分。

  曾毓群随即联系电解液生产企业,做出了多个新配方,一个个的做排除法,没多久,根据新配方做出来的电池真的不鼓包了。

  也因此ATL成为了全球20余家获得贝尔实验室授权的企业中,唯一成功量产的公司。

  ATL首先布局手机电池市场,凭借灵活的封装工艺,极高的产品性价比,报价是韩国电池的一半,容量是其2倍,ATL迅速占领了市场。

  随着口碑的不断积累,在三星爆炸门事件后,ATL也成为了三星的首选。

  不仅如此,在2002年的秋天,一个美国客户找到曾毓群,对方需要一款高性能的电池,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全球找过了10多家电池公司,需求依然没能解决。

  面对挑战,曾毓群答应了对方的需求,并在短时间内就做出了让对方满意的电池,而这个美国客户就是苹果,ATL拿到了苹果1800万台iPad的电池订单。

  此后从iPod开始再到iPhone等等的电池都由ATL供应,2004年ATL被正式纳入苹果产业链,双方一合作就是15年。

  有了苹果的背书,华为、vivo、大疆等明星企业纷纷抛来订单,可以说曾毓群的首次创业“赌局”,赌赢了。

  而这次的赢面就在于技术的成功,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不断的钻研技术,改进技术,才是王道。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第三次“赌局”:创立宁德时代

  其实说起宁德时代,很难不提到另一位企业家——王传福。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行业第一这个Titel,最早属于比亚迪。

  比起宁德的“专一”,比亚迪明显有些“花心”,动力电池不过是比亚迪众多的成就之一。

  2003年比亚迪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手机电池制造商,王传福更是通过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进军汽车产业,并在两年之后推出了第一款磷酸铁锂电池。

  当时的王传福,位居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大,四处张望几乎找不到对手。

  而曾毓群等人却陷在和外资“抗争”的漩涡中。

  2005年,原本运作良好的ATL公司的大股东突然要求撤资,导致公司的资金链断裂,曾毓群不得不对外寻求帮助,最终日本TDK集团以1亿美元,收购ATL100%股权。

  虽然管理团队大部分还是中国人,但ATL的“实权”已经归于日本。

  然而,老说话的好,“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一定也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2007年,电动车被中国政府列入了政策鼓励范围,但尚未提出明确补贴政策。之后的2008年就借助奥运会之势推广新能源汽车。

  曾毓群敏锐察觉,这是一个新趋势。

  和张毓捷等人在董事会力排众议,决定在宁德投资办厂,总投资6亿美元的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ATL未来动力蓄电池和储能蓄电池的生产基地。

  但是,作为母公司的TDK其实并没有给予他明确的支持。

  2011年,为了保护技术实力比较薄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锂电池行业,国家出台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限制了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汽车动力电池。

  为了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享受必要的政策支持,2011年,在张毓捷的主导下,曾毓群将ATL内部的动力电池研发部独立出来,成立了如今的宁德时代。

  这家独立的宁德时代公司,在股权结构上,由张毓捷、曾毓群等人全面主导,日资背景的ATL,只是以“宁德新能源”的名义,占有宁德时代股权的15%。

  从1999年开始创业,到2011年从股权上真正掌控公司,曾毓群等人花了12年。

  2015年之后,宁德时代又进一步的“去ATL化”,最终实现了股权100%中国化。

  但而令人遗憾的是,2010年陈棠华因为突患败血症,病逝于美国,未能亲眼见证宁德时代的独立。

  而ATL的另一位创始人梁少康也去远走TDK担任董事长。

  曾毓群的二次创业,开始的有些“寂寥”,但这也是他最为坚定的第三次“豪赌”。

  此时国内的动力电池老大依然是比亚迪,作为行业新人的宁德时代依然默默无闻,唯一的大客户还是由福建省工信厅介绍的厦门金龙客车。

  但这样的境遇并没有持续太久。

  2012年,宝马正在为自己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之诺”寻找动力电池供应商。

  宁德时代虽然刚刚成立一年,但是技术已经研发多年,又因为苹果的强背书,让宝马决定把汽车电池的生产交给宁德时代。

  天上突然掉馅饼,曾毓群固然高兴,但巨头的单,岂是那么好接的?

  当宝马把整整800页的全德文生产标准递到面前时,曾毓群和自己的团队笑不出来了。

  他知道这次做不好,以前的口碑也得丢,于是他们从每一个参数,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定义入手,曾毓群亲自带着团队站在第一线,成了团队里的头号工程师。

  努力并没有白费,宁德时代所提供的电池最终经住了宝马的考验,背书墙上再添了一家巨头。

  从此宁德时代声名鹊起。

  通过这个项目,宁德时代不仅打通了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开发、认证、测试的全流程,还成为国内首家打入合资车企的动力电池厂商,之后北汽、吉利、长安等乘用车企业都选择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供应商。

  2015年,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做到了全球第三,在动力电池领域站稳了脚跟。

  如果说宝马订单的到来是“意外之喜”,那两条腿走路与选定三元锂电池研发就是曾毓群独到的战略眼光。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有两种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磷酸铁锂技术安全性高,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是容量较小,导致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不高。

  三元锂电池容量比较大,有较高的续航里程,但安全性不如磷酸铁锂电池,而且成本较高。

  宁德时代掌握了两种技术路线,针对不同市场,采用的技术路线不相同。

  在沈南鹏与曾毓群的一次对话中,提及此事。

  曾毓群表示,“三元电池也好,磷酸铁锂电池也好,我们属于害怕惯了,焦虑惯了。所以苦孩子就西餐也做,中餐也做,什么都做。所以我们基本上是不能偏科的,全部全产业链都做。”

  针对首先发展起来的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宁德时代主要推广磷酸铁锂电池。

  而在2015-2016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则选择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

  但因为三元锂的成本太高,占汽车总成本的30%以上,几乎大部分汽车电池行业都选择磷酸铁锂电池。

  在市场与资金的压力下,曾毓群依然坚信续航高才是未来趋势,所以容量密度会是撬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卖点,也会是政府补贴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准。

  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首次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纳入补贴考核标准,三元锂电池成为补贴对象。

  再加上此前国家政策规定使用外资企业的电池将不能享受补贴政策,所以,宁德时代成为这一补贴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而王传福的一次“帮忙”,也让宁德时代更上了一个台阶。

  2014年为了让比亚迪电动车能够领先国产的其他汽车,王传福定下了比亚迪电池不对外出售的策略,表示“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一举动让宁德时代顺势收获了北汽、吉利、长安、现代、捷豹、路虎等一大批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客户。

  2017年,宁德时代迎来了历史性时刻,超过日本的松下,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成为第一。

  这是汽车工业发展100多年来,中国首次在汽车领域关键零部件中成为全球领导者。

  从宁德时代成立,到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之王,曾毓群仅用了7年。

  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第一,达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连续5年称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这第二次创业,毫无疑问曾毓群“赌”赢了。

  2021年11月5日,宁德时代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的1.46亿元。

  其实,与其说这一次次的选择是“赌”,倒不如说是“厚积薄发”。

  曾毓群其实从没有轻易下过赌注,而是以很大的耐性,坚定的相信自己必然突破的大方向。

  如果成立宁德时代是他的“赌注”,他其实赌的是新能源的未来。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第四次“布局”:溥博渊泉

  原本在曾毓群办公室挂了十数年的“赌性更坚强”被换成了如今《中庸》中的一句“溥博渊泉”。

  意为智慧像不断涌动的泉水,源远流长,从中不难看出曾毓群心境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少了几分“赌性”,多了几分“中庸”。

  毕竟此时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019年6月,工信部废止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针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设立的“白名单”正式取消。

  三星、LG等外资企业纷纷入场动力电池,一些车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开始下场生产电池,竞争格局越发拥挤。

  虽然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的行业第一,但整个新能源产业尚处在发展早期阶段,市场空间大,不确定性众多,变故随时有可能发生。

  一时的第一或许容易,但十年、数十年的第一很不容易,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何保持住当下的优势是曾毓群需要解决的难题。

  从拿下特斯拉,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再到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在国内形成比较完善的上下游布局,以及持续的高投入技术研发。

  可以看出曾毓群一直在夯实宁德的地基。

  在2021年的7月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的发布会上,曾毓群宣布了宁德时代的三个战略方向。

  一是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在电化学储能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

  二是以动力电池助力电动车的发展,加速交通领域的全面电动化。

  三是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集成作为一个创新,以加快各领域的新能源替代过程。

  具体来看,自2017年开始布局,至2021年,宁德在储能系统的收入由1645万元增长至136.2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大幅上升,近四年始终维持200%以上增速。

  并且,储能系统出货量持续跃增,2021年总出货量就达到了16.7GW。

  由于储能下游需求景气度明确,随加深产业链布局,产能节奏落地,储能业务有望为宁德时代的第二成长曲线。

  毕竟相比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追求更高的循环次数以延长其服役寿命,并对安全性有着同样高的要求。

  宁德围绕“循环性”和“安全性”对储能技术不断升级,并从“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进行储能领域的全面覆盖,现在已与星云股份、科士达、国网综能、ATL、中华煤气等达成合作。

  在今年7月的一场动力电池大会中,上中下游各家公司“各有其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矛盾被高调的摆上台面,(点此查看:一场“诉苦喊冤”的动力电池大会,满满是新能源投资的灵魂拷问……)。

  对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曾毓群直面这一难题,“上游原材料的炒作带来了产业链短期的困扰,但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电池不同于石油,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以我们的邦普为例,对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的回收利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

  曾毓群所说的邦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及高端电池材料生产的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

  宁德通过2012年与2015年收购广东邦普52.88%股份的方式,切入电池回收领域,依托广东邦普打造了上下游优势互补的电池全产业链循环体系,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电池价值链。

  2021年10月12日,宁德时代通过了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是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钴酸锂及石墨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从这可以看出,宁德时代在锂电回收产业的战略布局初显规模。

  此后,邦普采用“一核两翼”产业布局,打造了“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助力宁德时代打造供应链成本优势。

  自2016 年至今,邦普积极开展三元前驱体、废旧电池拆解循环利用、电池包梯次利用等多项产能扩张项目,平均单吨投资额达 2.64 万元每吨。

  目前,作为核心产业的废旧电池回收量已达2000 万/月,并具备月处理利用废镍、废钴量 500 吨,年产硫酸镍、氯化钴等环境友好镍钴新材料 5000 吨的绿色循环生产能力。

  截至 2022 年 2 月,助力宁德时代达成锂回收率超 90% 、电池回收三元关键金属回收率达 99.3%以上。

  这个数字一度受到了天齐锂业的质疑,但宁德时代表示“欢迎到广东邦普看先进量产技术。”

曾毓群不再“赌性坚强”,30金句浓缩被公募“团宠”的宁王之路……

  30句金句,回顾曾毓群的创业之路

企业经营

  1,我们不是黑马,我们是厚积薄发。

  2,我们能力差一点,就专注做一个东西。

  3,企业发展就像马拉松赛跑,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标。

  4,没有钱的承诺是不认真的。

  5,我们是搭台子的,就是我们搬砖打基础的,他们是在台上演各种各样不同的戏。

  6,作为创业公司,产品和市场层面都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就想在所有的河里撒撒网,总有给你逮到的鱼。主帅没有办法判断什么生意可以做,所以所有生意都要做。

  7,我们是在全面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全面竞争很好,能促进进步,没有竞争就是闭门造车,所以我觉得国家讲全面开放、全面竞争是对的。

  8,没有压力是不会有进步的,最终我们肯定要在压力中前行,在压力中去创造,英文叫No pain no gain。

  9,日本人发明了锂电池、韩国人把它做大,中国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假如我们不是世界第一,我们没有存在的价值。

  10,市场需求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主机厂商,就是车厂的需求,另外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跟产品,让跟我们合作的车厂的车在市场上卖得好。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最终我们才能发展。

  11,每个竞争对手我都挺尊敬的。

  特斯拉的动力电池有它的特点,它用了这么多圆柱形,一个电芯如果失效了,整个电池可能问题不大,这是它的一些优点。

  当然它有它的缺点,就是它的连接太多了。从可靠性来说,越复杂的东西,可靠性是越难搞,我通常会喜欢简洁化。

  有些人设计喜欢做加法,我们设计喜欢做减法。

行业发展

  12,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崛起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多重因素,离不开技术的持续进步,离不开产业链的规模优势以及完善的政策体系保障。

  不过,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应该看到欧美已经奋起直追了,从欧洲电池法案到美国IRA(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都在扶植本土产业的发展,势头很猛。

  13,我们不能只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要思考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14,动力电池行业比较鲜明的特征是技术迭代快、规模增长快、产业链韧性强。

  15,如今全面电动化的时代加速到来,动力电池产业即将进入TWh时代,产业将迎来新的转型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最近四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在25%以上,根据BNEF的数据,乘用车的电动化率将在2030年达到62%,2030年储能需求也将超过1TWh。

  在这样的高速增长中,上游原材料的炒作带来了产业链短期的困扰,碳酸锂、PVDF、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在一年时间内出现了价格暴涨。但事实上,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因为目前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可以生产160TWh的锂电池,完全足够生产全球需要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所以这并不是我们资源的问题。

  16,产业链以及企业真正的挑战是什么?

  第一,消费者对研发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大规模交付对制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对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7,推动全面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电池不仅仅在交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输配电所必备的基础元器件。

  储能为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电池产业未来仍将在很长时间保持高景气度,并为全球的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18,产业方面,最大变化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2到3倍,续航里程从100多公里到如今的1000公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并选择新能源汽车,我国电动汽车的单月渗透率已经到了30%以上。

  19,现在全球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一半以上都是我国的企业。

  20,行业教训主要是这两年原材料的暴涨,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伤害。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锂电池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的战略意义,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幅度提高上游矿产资源的保供稳价能力,同时要推进电池循环回收体系的完善,以降低成本,促进电动化的普及和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技术发展

  21,充电桩这些如果越来越多的话,其实续航里程就不需要那么长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长的速度会非常快的,应该会比较便宜。

  22,比例上磷酸铁锂会逐渐增加,三元会逐渐减少。但是还有很多高端的车需要长续航,高能量密度的三元还是会存在的。

  23,镍钴的用量会减少,但是其他的用量就是说磷酸盐或者碳酸锂还是一样的。

  不过碳酸锂也会有所减少,因为一吨的钴酸锂或者是三元所用的碳酸锂的数跟磷酸铁锂数是不一样的。所以整个的前端是有变化,供应链是有一些变化。

  24,氢能源我们一直在关注,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力量投入到氢燃料电池。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对电动车尤其乘用车来说是比较适合的,这个方向可能更适合于市场和应用。

  在我看来,目前还不是我们大量投入氢燃料电池的时候。

  25,伴随全球电动化提速,电池面临大规模的交付,需要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不断提升制造能力,做好高品质的交付。

  其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这些都要动力电池技术不断突破。

  26,锂矿资源不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瓶颈,而是短期供需矛盾叠加一些人为炒作的反应,随着国内原材料开采的推进以及电池循环回收系统的良性运转,锂矿资源紧张将得到大幅度缓解。

  此外技术创新也是缓解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钠离子电池的发明和应用,就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7,电池材料的供应链会有巨大变化,老说磷酸铁锂和三元,这话不合适,因为后面还不见得是磷酸铁锂,也不见得是三元。

  28,从技术上来说,我觉得不是那么困难,如果大家都是制造10万元级别的车,我们现在的制造水平不会输给任何人,但是因为人家做的是100万元一辆的车,所以可以精雕细刻,制造水平会高一点。我们目前还没有100万元的这种国产车。

  29,不能把苹果跟橙子放在一起比。大家总是觉得可能德国宝马的生产线如何自动化,我们生产线好像没宝马好。但其中有一些中国国情在里面。

  第一,成本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力成本稍微低一点,而且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解决就业问题,并不是他们那个东西我们都不会做,但会做的做完了,就业还是很大问题。

  第二,跟品牌有关系。我们现在国内的品牌还没提升到那个程度。卖50万、100万的品牌,跟卖10万、15万的品牌是不一样的。所以,市场定位和需求决定了生产线的不同形式。

  30,宁德时代如今已经拥有世界最全面的电池技术路线布局,以及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最快转化链条,这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10年内,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增长带来了续航里程的6-7倍的提升,成本下降了80%,但是,最近上游原材料涨价,所以导致成本又涨回去不少。

  创新是宁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我们赢得了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我们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在高速增长。

  根据最新出炉的SN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中,宁德时代从去年的28%提高到了今年的34%。

  目前宁德时代的产品已经覆盖了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动力电池的出货量累计已经超过了400Gwh,也算是0.4 Twh了。

  所以,全球每三辆电动车中,就有一辆配套着宁德时代的电池。

  参考资料:

  1,《万亿B面宁德时代:超级工程背后的造富运动》,远川研究所

  2,《宁德时代荣誉董事长病逝!曾一手促成宁德时代独立》,雷科技

  3,《曾毓群:不是赌王、不叫宁王,但求内圣外王》,何加盐

  4,《成立六年就做到全球第一,“电池大王”曾毓群这个观点非常值钱》,中国企业家杂志

  5,《绿色十年|曾毓群:正确认识锂电池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的战略意义》,新京报

  6,《这40条商业思考,解释了曾毓群为什么被赞誉为比肩任正非的企业家》,砺石商业评论

  7,《沈南鹏对话曾毓群:未来车企不到10家,70%来自中国》,新鼎资本

  8,《宁德时代(300750.SZ):乘时代之风云,划时代之宁德》,民生证券

  9,《2022胡润百富榜,寻常与意外》,财经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