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洞见湾区丨扩增量、提质量、优结构 全面筑强广东外资“引力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钟鸣 近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和《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两份文件同步发布,为外商入华指明方向,也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理清重点。广东素有“中国经济开放桥头堡”之称,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石化综合体等项目纷纷落户广东,新形势下应在深入分析优势和挑战的基础上,通过项目本身的量质提升和发展环境的优化统筹,增强经济发展的外资驱动力。
广东招引外资的主要优势与挑战
广东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具有区位、产业、市场、环境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
一是区位条件突出。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海陆空立体交通发达,已基本建成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以有效覆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市场的条件仍然重要,尤其是在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更能凸显其长远意义。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广东各城市间产业结构和产品环节的互补协同度日益提升,“广深研发、佛莞制造、全球销售”的产业链条逐渐成熟。广州、深圳是国内少数同时纳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的城市,侧面反映出广东坚实的产业基础和高效的供应链基础配套,这对于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三是区域市场广阔。广东是全国消费第一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超10%。广州、深圳正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珠海、佛山、东莞、汕头、湛江、韶关也正在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市场规模广阔,梯次衔接紧密,能为产品提供强大的区域循环支撑。
四是营商环境质量高。广东对外开放程度高、积淀深,近年来更是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广东每年均会更新和发布中英文版《广东投资指南》,并积极提供宣介和咨询服务。今年更是出台全国首个地方版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持续推动开放型经济提供法律支撑。
五是人才红利效应强。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攀升,“人口红利”不再,但广东早已提前布局,通过“引育留用”集聚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产教融合的大力推行也为制造业带来了“工程师红利”,同时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广东也面临着经济大势和外资结构调整的相应挑战:
一方面,内外部经济环境承压。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地缘环境发生变化,外商对于异地新增投资和扩产会更为犹疑。而在多重冲击下,稳外贸、稳外资也成为国内多地寻求经济增长的一大路径,海南、上海等地纷纷以海外招商推介会、外商投资促进交流会等形式加强与外商的互动交流,区域招引竞争加剧。
另一方面,外资结构或需再平衡。一是外资来源地较为集中。相比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全国第一的江苏省,广东对亚洲特别是港澳的外资依赖程度更高,对非洲、欧洲等区域的外资吸引力相对不及;二是外商投资偏向三产。2021年全省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近80%,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较江苏低14.5个百分点,在“制造业立省”的趋势下需要强化;三是外资区域分布尚不均衡。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比重常年超90%,去年九市中有5个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了2位数的增长。全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区域外商投资相对有限。
在上述情势下,2021年全年和2022年1-8月,广东省实际吸收外资金额虽逆势增长13.6%和3.5%,但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今年吸收外资进度有所放缓,前8个月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8778个,同比下降23.0%。
广东更高效利用外资的四点建议
《广东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报告(2021—2022)》预计2022年广东利用外资增速会在7%左右,为实现甚至超过该预期,建议在提量、增效、环境进阶和区域统筹四方面做出适当布局。
首先,进一步拓宽外资来源。紧抓全球产业链重构契机与广东特有优势,建立更多元稳定的外商投资体系。在稳固当前对亚洲区域外资吸引力的基础上,将中英双语《投资手册》扩展至多种语言,梳理欧非、拉美等区域重点企业并进行定向招引。比如,本次众多德企高管随其总理访华,就是更深度挖掘德企投资潜力的好时机。10月底,佛山市印发了《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对德产业合作提升专项扶持办法(试行)》,为德语国家投资提供针对性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政策先机。
其次,更加重视外资引入质量。根据统计数据,广东目前实际利用外资呈现出大项目落地多、产业结构高端化的趋势,2021年广东到资金额1亿美元(含)以上的外资大项目总金额和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8.4%和46.1%。后续更加注意把握好产业方向和数字化、绿色化趋势。如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不仅是高端化工产业,而且采用智能制造工艺和100%可再生能源电力,有助于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目标。
再次,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一方面,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密切跟进国家政策,使经营范围在负面清单外的外籍投资者更好地享受国民待遇;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试点各要素高效协同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持续提升区域灵活性和自主可控性。同时,深化点对点服务,提升外籍商务人员来华工作便利度,坚定外商和外籍人士扎根发展的信心。
最后,更高效地统筹区域发展。从省级层面进行适度统筹,在各类展会对接中多多创造机会,协助东西两翼和山区地市进行推介,同时该类城市自身也可对标江苏太仓等地,找准定位,从细分行业、中小企业着手进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