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号上,杨林正在与调度员沟通。屈 彤摄
文昌航天发射场,廖国瑞正在下达口令。徐斌如摄
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高泉(左二)正在报告任务状态。李源龙摄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郭博正在监视各测站设备运行状态。金圣翔摄
梦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块拼图”。
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入轨,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11月3日,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
回首征途,自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创下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种下的水稻种子拔节抽穗……这短短一年半时间里,中国空间站的“梦想拼图”,已逐步接近完善。
此时此刻,人们都在为梦天实验舱的发射而欢呼雀跃,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庞大而又精密的航天系统,依然在高速运转。大洋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屏幕发出的光,映亮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容。如今,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正在从50后、60后、70后,传到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手里。
中国航天事业正青春,中国航天人正青春。让我们沿着梦天舱的发射轨迹,去看一看托举梦天舱的这些青春面孔。
远望人
载着梦想去远航
深秋夜晚,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灯火通明。远望6号船航海系统新船员杨林迎着冷风,从船上下来,快速走向船头。借助手电筒的微光,他再次查看船舶吃水线。
各种物资补给上船,船逐渐被压实,吃水刻度比前几日高了许多,杨林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他即将随船出航执行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海上测控任务。
2021年,杨林以航海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来到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报到。远望3号、5号、6号、7号,艏艉间隔、一字排开。洁白巨大的船身、优美独特的船型,充满了他的视野,也填满了他的心:“这就是大国重器,我的梦想之船。”
驾船比他想象得复杂得多,尤其在长江航道里。水面上,船流密集往来,需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