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蔚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蔚来四季度营收160.6亿元,同比增长62.2%,连续11个季度正增长,全年总营收达492.7亿元,均创新高;四季度研发支出39.8亿元,全年总研发支出108.4亿元;现金储备455亿元。2023年Q1交付指引为3.1万-3.3万台,营收指引为106.2亿元-115.4亿元。
按照蔚来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智能电动车正处于2025年“决赛”前的“淘汰赛”阶段,入局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正酣。明争暗战中,蔚来坚持“长期主义”战略。在蔚来2022 Q4财报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称:“2022年,我们围绕蔚来的长期竞争力,在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充换电和销售服务网络布局、全球市场开拓等方面坚决投入,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油转电”趋势不改 智能电动驶入关键之年
当前,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进入提速阶段。在一线城市,买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新潮流,购买油车则被视为“落伍的选择”。根据乘联会的数据计算可发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仅4.72%,到了2021年达到12.13%,2022年则超过了20%。
在“油转电”不断加速的大趋势下,智能电动赛道发展进入关键之年。蔚来创始人李斌曾用足球比赛形容行业发展阶段:“2019年之前对于蔚来来说是‘组队集训’阶段,2019年到2024年是‘资格赛’阶段,2025年将进入‘决赛’阶段。”
2019年以前,蔚来经历了“组队集训”阶段。随着智能电动品牌陆续涌入赛道,“造车新势力”的说法成为行业共识。到了2019至2024年的资格赛阶段,是智能电动车企积累核心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缺乏竞争力的品牌将面临残酷淘汰,特别是“淘汰赛”阶段,比赛结果将直接决定智能电动车企能否赢得2025“决赛”参赛权。
如果用一个人的成长做比喻,在此阶段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就如“长身体中的孩子”,如果不注重营养补充,势必影响成年后的身体素质。换言之,此刻不加大研发投入,且不论能否挤进决赛圈,也是一家企业没有抱负、没有追求的表现。
“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有没有完成智能电动技术趋势下的变革,有没有完成核心能力的积累,基本上决定了后面决赛的排位,决定了一家公司的后劲和真正参与决赛时的竞争实力。”李斌坦言。
蔚来加大研发投入
备战2025决赛的过程中,体系竞争力成为蔚来制胜的关键,李斌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逐步在比拼体系竞争力。2024年、2025年这一代的车会决定将来的格局。”
当前,蔚来已完成第一、第二代技术平台产品切换。2023年2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2,157台,环比增长42.9%,同比增长98.3%,其中高端智能电动SUV交付5,037台,高端智能电动轿车交付7,120台。
财报数据显示,蔚来2022年研发投入108.4亿元。长期的规模化研发投入,让蔚来的诸多科技创新成果得以顺利应用,包括我国首个全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充电最快仅需12分钟的500kW超快充,可在高速上自动完成加电路线规划的NOP+增强领航辅助驾驶系统,500米超远距激光雷达等等。
此外,蔚来进一步完善补能与服务基础设施。截至3月1日,蔚来在全球累计建成换电站1,331座,充电站2,375座,充电桩(包含超充+目的地充)13,943 根。根据最新规划,2023年蔚来将在国内新增1,000座换电站。其中约400座会建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或者高速口,约600座会部署在城区,并在有一定用户基数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进行重点布局。
截至2月28日,蔚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已建成101家蔚来中心和296家蔚来空间,292家蔚来服务中心与交付中心,这些服务基建构成了蔚来与用户接触的线下渠道和触点,用于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体系。
持续提升的体系竞争力,带来了市场的正向反馈。根据中汽中心数据,蔚来1月整体销量已经超过雷克萨斯、沃尔沃等二线外资品牌。从车型角度看,今年2月第二周和第三周,在全国主要的30座城市,ET5的交付量均超过宝马3系和奔驰C级,这说明蔚来正在刷新传统豪华车市场座次。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最后一周的上海,ET5销量首度力压Model 3。
此外,蔚来的另外两款二代技术平台车型ES7和ET7,在40万以上高端纯电市场排名领先。随着今年更多新车型的加入,蔚来的销量和交付将在2023年下半年进一步增长。
结合财报信息,蔚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除了完善自研体系外,还在逐步建立垂直整合能力。按照李斌的思路,花钱要花到正确的地方,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要花。身处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向敢于投入、拥有战略定力与进取心的企业致敬。2025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决赛圈,已经为这样的企业预留了一张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