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迅达热水器  长虹空调  怡和智能马桶  美的燃气灶  威能热水器  日立空调  老板燃气灶  三菱空调  万和燃气灶  尔中央空调 

“大自然就是开展研究的大舞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更新时间: 2024-11-25 00:11  发布时间: 2年前   1890
核心提示:  胡瑞忠(右)在跟同事探讨大陆板块内部矿产成矿关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  人物名片  胡瑞忠:1958年12月生,湖南道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
“大自然就是开展研究的大舞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胡瑞忠(右)在跟同事探讨大陆板块内部矿产成矿关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

  人物名片

  胡瑞忠:1958年12月生,湖南道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在现代矿床学研究方法、陆内成矿理论及找矿预测研究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曾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走进位于贵州贵阳市观山湖区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岩石陈列馆里,上千种形态各异的石头静静躺在橱窗内,它们有的历尽沧桑,曾深藏地底,有的曾裸露于地表,承受过亿万年风吹日晒,还有的曾划破长空,以“天外来客”身份来到地球……

  每一块色彩斑斓的矿物岩石,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成长历程,也蕴含着独特的研究价值。作为矿床学家,胡瑞忠的工作就是对各种矿石开展分析研究,确定它们的物质组成、成矿条件与找矿标志,为矿产资源精准勘查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方法。

  刻苦学习,从一名初中代课教师成长为地质科研工作者

  来到实验室,穿上白大褂,胡瑞忠小心翼翼地将矿石样品放入精密仪器中。很快,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不同形状的曲线和图像,他一边紧盯曲线和图像的变化,一边耐心地讲解着其中的规律。学生们认真听讲,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场景放在40多年前,胡瑞忠想都不敢想。“那会儿我还是一名代课老师,教初中数学,上大学对我来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1977年恢复高考,为这位19岁的农村青年打开了改变命运的大门。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复习,胡瑞忠顺利考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胡瑞忠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把满腔热情投入学习中。通过不懈努力,他在成都地质学院从本科生一路读到博士生,在地质学家金景福等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走进梦想中的学术殿堂。“老师们的高尚品行、丰富学识,深深地影响了我。”胡瑞忠说。

  当年跟着导师进矿山实习的情景,胡瑞忠仍历历在目。由于交通不便,胡瑞忠要先坐两天火车再转汽车,前后颠簸三四天,才能到达位于广东韶关的矿山。到了以后,导师带着大家实地观察、讲解原理、实践操作,一起对矿床成矿理论、成矿规律等进行研究,一待就是几十天。“正是老一辈科学家的教导带动,激发了我投身地质事业的热情。”胡瑞忠说。

  瞄准前沿,探究陆内成矿规律并拓展找矿应用体系

  博士毕业后,胡瑞忠留校任教。一年后,他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一次,胡瑞忠在报纸上了解到,虽然我国很多矿产资源十分紧缺,但找矿潜力仍很大,“关键是缺少找矿技术!”这篇文章深深触动了胡瑞忠,此后,他主动承担矿产资源相关研究项目,瞄准学科前沿,全力开展矿床成矿模式和成因分类研究,并创造性地提出“地幔排气铀成矿模式”和以矿化剂为主线的分类方案。这一理论成果,对相关矿产勘查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发表,胡瑞忠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收到了很多单位的邀请。“我看中的是研究环境,而不是生活条件。大自然就是开展研究的大舞台,与矿山离得越近,越能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平台就很好,是从事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的好地方。”1991年,博士后出站的胡瑞忠,放弃了去沿海城市发展的机会,选择留在贵州工作。

  胡瑞忠立足西南,面向全国,以铁、铜、金、锑、铅、锌、钨、锡和分散元素等重要矿种为研究对象,对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从1999年开始,胡瑞忠带领团队围绕探究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

  “除了野外考察,大多数工作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为了尽快攻克科研难题,胡瑞忠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度过,不是做数据分析研究,就是开展基于计算和实验的模拟研究,几乎每天都是办公室、实验室和家“三点一线”。

  “以往的成矿理论主要注重板块边缘,其实大陆板块内部也能成矿,但大陆板块内部的矿是如何形成的,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胡瑞忠发现,大陆板块内部极具成矿潜力。通过10多年艰辛探索,他的团队终于揭开了华南陆块3个成矿系统的成矿年代格架及其与主要地质事件的关系和成矿过程,并建立了以“多块体作用驱动、陆壳供给矿源、高低温矿并重、成矿面状展布”为重点的大陆板块内部成矿新理论。胡瑞忠领衔的“华南陆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成果,拓展了矿床学的理论和找矿应用体系,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这些成果既是站在前辈们肩膀上取得的,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所做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胡瑞忠谦虚地说。

  言传身教,带领学生开展野外调查、传承好学风

  满头乌发,声音洪亮,尽管年逾花甲,胡瑞忠仍精神饱满,尤其谈到专业领域时,思维敏捷,充满热情。在他看来,在繁重的科研压力下,自己还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得益于长期野外调查,艰苦的环境既强健体魄又磨炼意志。

  “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肯定会怕。”进入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不久,胡瑞忠就前往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有一次,胡瑞忠背着采集到的20多公斤样品,边走边想问题,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旁边就是峡谷,山路又窄又滑,路边长着一些稀疏的杂草和小灌木。幸好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身边的灌木枝,才没滑下去。

  经历了高山峡谷、高原缺氧以及强紫外线等考验,胡瑞忠终于在青藏高原找到了合适的矿石样品。此次科考的研究论文很快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胡瑞忠还带着这项科研成果受邀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

  胡瑞忠特别重视野外调查,有时甚至一年里有超过3个月的时间外出调查采样。“野外调查是地质研究的基础,做学问没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胡瑞忠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们也喜欢到野外开展调查采样,其中不少人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有6人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除了野外科考、在实验室里钻研,胡瑞忠深知,要提升科研水平,学术交流必不可少。“实践与理论,不可偏废。”从1999年开始,胡瑞忠领衔创建了两年一届的“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系列学术研讨会。如今,这个学术会议已成为我国矿床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他还先后10余次担任矿床学界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副主席和专题召集人,为推动国际矿床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43种主要矿产中我国目前有30多种的消费量居全球第一,有很多矿产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我们还任重道远。”胡瑞忠说。

  青年时的胡瑞忠有不少业余爱好,自学过书法和绘画,也拉得一手好二胡,因为工作繁忙,这些爱好都渐渐生疏了。他说,等闲暇时再把这些爱好拾起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记者手记

  脚踏实地  科研攻关

  采访胡瑞忠的过程比较曲折,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半年,甚至有一次已经见了面,又因他临时有事不得不改期。胡瑞忠的确太忙了,日历本上写满了待办事项,都是与科研相关的工作。

  自求学以来,胡瑞忠扎根西部大地40多年,在矿床学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贵州工作的数十年,他的足迹踏遍那里的山山水水,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倾尽全力,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胡瑞忠从不满足于已有成绩,总是说地质科研工作者还须负重前行。胡瑞忠时刻不忘金景福、涂光炽、欧阳自远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诲,也正是因为这些老师的教导,他才拥有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境界。良好的学风和扎实的功底,在胡瑞忠和他的学生们身上传承,他们立志并正在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17日 06 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