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36氪
作者 邓咏仪
编辑 苏建勋 杨轩
36氪独家获悉,2月16日,飞书宣布2022年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达1亿美金,较2021年增长2.7倍。这是飞书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披露核心业务指标。
飞书CEO谢欣在2月16日的内部全员会上宣布了这一数字。“跨越1亿美金ARR,对SaaS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谢欣表示。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是企业服务领域的关键性指标,指按合同计算、每年带来的经常性收入,也即SaaS订阅收入。对软件公司而言,ARR在总收入中占比越高,也意味着收入的稳定性和未来潜力更高。
作为数据对比,据风投机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统计,目前全球已上市的SaaS公司中,前25%的公司,平均需要花费5.3年达到1亿美元ARR,其中包括Slack、Shopify、Twilio等知名To B公司。在这个维度上,飞书花费了3年达到这一数字。
成立于2016年的飞书,前身为字节内部的效率工具,并于2019年正式在国内提供服务,开始商业化探索。36氪获悉,从2021年开始,飞书在内部就确立了以大客户为主的商业化战略,拿下了包括小米、理想、安克创新、Keep、莉莉丝在内的多家标杆客户,其ARR的快速增长也来自于此。
某种程度上,开始披露ARR,也反映着国内企业服务市场的整体转向:从用户规模、活跃度,逐渐过渡到要收入规模,重点放到ARR、KA用户渗透率等指标之上。
只看用户规模是C端业务的常用逻辑,但不应生硬套用在B端业务。而2022年以来,钉钉、腾讯云等国内大厂To B业务领导人均开始呼吁:在看用户规模之外,更应重视客户构成、收入、自研产品、交付质量等To B指标。
飞书在此次内部会议上亦表达了相同逻辑。
转向原因在于,经历疫情三年,企业服务市场虽因为远程办公、网课等需求迎来了一波数字化增长机遇,用户规模迅速增加。但国内企业服务市场成熟度有限,用户付费意愿不强,用户规模并没有换来相对应的收入规模。
这与当下的市场情况相呼应。在飞书所处的企业办公赛道中,各家都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商业化。
比如,钉钉放下10亿DAU这一目标,而是转向To B,做付费能力更强的大型客户,提升付费、留存、利润率成为2022年战略转型的重点。而2022年末的腾讯内部会议上,马化腾表示,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只有聚焦循环式的订阅收入,把企业服务和商业服务闭环做好,才能避免一次性的单次收入。
2023年,飞书在商业化上将继续加速——据界面新闻,飞书今年会在海外市场谋求更多发展,如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全球SaaS市场的低迷一年,宏观经济遇冷,企业都在降本增效熬过寒冬。未来,企业服务公司也要寻求更加健康的收入——这种状态还会持续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