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1月9日下午,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日内均涨超600点。截至北京时间16:32,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7712,较上一交易日涨876个基点。
2023年开年以来5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保持“五连涨”。1月9日早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265,较前值调升647个基点,创2022年8月23日以来最高。随后,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盘中均升破6.80元关口,日内涨幅均超400基点。据统计,2022年11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上涨超过6%。
新年伊始,随着中国多地发布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国际资金做多中国的情绪逐渐升温,人民币一路高歌猛进,逼近6.8,较前期最弱的水平升值8%;上证综指也反弹至3200附近,1月5日,北向资金更是大幅净流入127.53亿元。
第一财经此前报道,机构预计2023年人民币将走强,冲破6.8在即。部分更为乐观的机构将预测点位定在6.7附近。例如,巴克莱和国泰君安国际认为,2023年年底,美元/人民币的目标价是6.7。此前不少机构预计6.8将构成关键阻力,但就目前形势看,在不断强化的重启预期下,市场做多的情绪比想象中更为高涨,不断成为共识的“美元见顶交易”亦助推人民币走升。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 赵庆明:应该说今年经济增长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市场的信心也明显地抬升,反映在汇率上必然是人民币汇率走强。
专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对航空等美元负债比重较高的行业来说有望带来较为可观的汇兑收益,对某些以美元计价进口原材料敞口较大的行业来说,也能降低部分进口购置成本。专家分析称,从全年看,人民币汇率将以双向波动为主,但稳定的经济增长将成为人民币最强劲的支撑。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有鑫:从目前情况看,年初人民币汇率走势基本奠定了全年大趋势,预计今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波动回升。
人民币涨破6.8
202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7.86%,在亚洲主要货币中排名居中。2022年,国际机构对人民币的预测点位一调再调(向贬值的方向),7.5甚至是7.8的预测点位并不少见。然而,2023年的共识则是,人民币将一扫阴霾,并持续企稳回升。
截至上周五收盘,美元/人民币报6.8385,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8291,境外做多人民币的情绪甚至强于境内。去年一段时间,由于离岸人民币一度大幅走弱至7.4附近,加之美国加息背景下中美利差大幅倒挂,离岸市场做多美元对人民币的套息交易,不仅可以赚取息差,还能赚取美元走强的部分。但如今,这类交易已经逆转,助推了人民币走强。
此外,亦有市场人士表示,此前在7附近结汇的企业数量也不少,不乏一些地方去年12月的结汇因疫情积压,这也可能对汇率构成一定支撑。
“我们预计春节假期前,人民币仍可能对美元走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出口商结汇,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改善带动国际资金加速流入中国股市。CFETS可能升至100,但如果美元/人民币来到6.8,可能存在一定阻力(目前人民币已经升破该点位,部分机构认为短期存在技术性阻力)。”巴克莱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对记者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占款去年11月比10月增加了636亿元。张蒙认为,这可能反映出央行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平抑市场波动的意图。同时,有关支持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措施可能会提振市场人气。
值得一提的是,经常账户顺差和国际资金的流入量都是支撑汇率的“真金白银”。就前者而言, 由于海外衰退预期升温,2023年中国的出口可能面临大幅放缓的压力,导致过去两年经常账户的大幅顺差不复存在。
例如,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近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美元计价,中国2023年进出口将同步下降4%。当然服务业进出口也很重要,尤其是旅游,出境游今年可能会增加更快,即服务业进口增加,体现为经常账户顺差会从去年底的2.8%降至2%。对GDP的影响需要看实际出口和进口,实际进口预计增长2%,出口小幅下降,净出口预计为-0.6%,但这一项在2022年对GDP的贡献为1.5%,体现为今年净出口将拖累GDP和汇率。
尽管如此,汪涛仍预计人民币2023年将对美元升值,“比起经常账户顺差的幅度,今年中美经济的相对增速和美元走势更重要,美元开始对日元、欧元贬值,中美利差开始收窄,市场对中国的信心也开始回升。”她称。
就后者(国际资金流入)而言,2022年北向资金只流入不到600亿元,远低于2021年的4000亿元,但今年有望加速。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美联储快速加息的进程已经进入后期,这对新兴市场是有利的,2023年资金可能会回流新兴市场。同时,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会使国际投资者在其他领域寻找投资机会。该机构判断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尤其是在二季度之后复苏更趋明显,北向资金的流入量有可能会较2022年增加,外资有望成为全年额外的流动性亮点。
摩根士丹利则判断,在基本假设下,未来十年,每年都会有接近600亿美元的资金进入A股。到2031年,外资持有A股的市值占比将达到8%。
“美元见顶交易”持续
“美元见顶”几乎已经成为华尔街的共识交易,这也助力人民币走升。尽管各大机构预计美联储2023年至少还要加息2~3次,每次25BP,但比起2022年400BP的全年加息幅度,可以说目前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已接近尾声。
美国近期的一系列数据也导致美元难以走强。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去年12月新增就业岗位22.3万,高于预期20万。同时,11月新增就业岗位调整至25.6万。失业率从3.6%降至3.5%,低于预期的3.7%。“仅这两个数据就足以引发市场忧虑,担心美联储再度采取鹰派立场,毕竟美联储此前表示遏制通胀需要降低就业。不过,市场交易者更多关注12月的平均小时薪酬——12月同比下跌至4.6%,低于预期5%,11月数值也从同比5.1%调整至4.8%。”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佩里(Joe Perry)对记者提及。
此外,他称,美国去年12月ISM非制造业指数PMI为49.6,不及前值56.5和预期值55,这是PMI指数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低于50)。市场预期,面对低工资增长加上服务业萎缩,美联储或会在2023年2月1日的议息会议上,将加息步伐放缓至25BP。这样一来,国债利率和美元则可能持续下跌。
本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参加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以发展的观点看央行的独立性和授权”研讨会。各界认为,一旦鲍威尔释放一丝鸽派立场,股市即会上涨,美元应声下跌。此外,美国12月CPI数据将于周四公布,市场预计整体数据将达到6.5%,较前值7.1%大幅回落。核心CPI预期从前值6%跌至5.7%。整体通胀在2022年6月到达最高值9.1%后步步下挫,而核心通胀数据则更为坚挺。如果数据表现弱于预期,美国股市会进一步上升,而美元会进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