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奖大奖获奖作品《我父母是鸟类学家》组图之一。 斯维特拉娜・塔拉索娃摄
摄影作品奖提名奖获奖作品《中国掠影》组图之一。 阎 雷摄
摄影作品奖提名奖获奖作品《达喀尔时装周》组图之一。 法蒂玛・埃斯马・阿尔斯兰摄
摄影作品奖提名奖获奖作品《除虫菊》组图之一。 维托・富斯科摄
摄影作品奖提名奖获奖作品《人与自然》组图之一。 黄功吾摄
评选国际传播“丝路奖”,是明确写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的重大项目。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选由“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主办,联盟理事长单位人民日报社牵头实施。按照方案,国际传播“丝路奖”共设深度报道奖、新闻评论奖、摄影作品奖、视频作品奖以及特殊贡献奖5个常设奖项,根据情势,首届评选增设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短视频奖,各奖项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或者个人开放征集,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4485个作品和对象参评。评选过程分为学术委员会初评、评审委员会复评、联盟理事会终评3个环节。12月19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二届理事会议在北京举行,对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进行终评,正式揭晓获奖名单。本报今天编发获奖作品简介,以飨读者。
――编 者
深度报道奖
大奖
作品名称:哈萨克斯坦与“一带一路”倡议:路向何方
作者:克里斯・赖特(英国)
作品简介:
该报道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记录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几年来的发展变迁,描述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建设成就,对跨境贸易、中欧班列乃至下一步的产业布局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见解,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提名奖
作品名称:中国为旅客和货物运输创造一切交通条件
作者:努尔詹・卡斯马利耶娃(吉尔吉斯斯坦)
作品简介:
该报道通过对大湾区交通运输发展的记录,反映出中国的发展活力与潜力。文章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微观细节,充分使用数据、图片等资料,在对当下事物进行刻画时也不忘引用和考究历史,认为大湾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和技术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作品名称:“一带一路”助力老挝落实一体化战略,构筑强劲经济
作者:马尼坎・潘斯文赛(老挝)
作品简介:
该报道主题鲜明,主要讲述老挝如何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努力实现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的愿景。文章有针对性地介绍了老挝的两个大型项目老挝―中国铁路和万象―磨丁高速公路的建设,并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语,论证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帮助老挝有力推动经济发展。
作品名称:“一带一路”:从中国延伸而出的道路
作者:尤莱迪・马丁内斯(古巴)
作品简介:
该报道详细阐述了中国致力于持续开放国门,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和人文交流,从而实现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时,报道呼吁共同应对挑战,反对一切实施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企图,维护多边体系和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
作品名称:“一带一路”:世界和平与经济繁荣的催化剂
作者:《观察家报》团体(巴基斯坦)
作品简介:
该报道着重提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等诸多优点;驳斥了一些质疑和反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论调,对中巴经济走廊作出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提倡摒弃冷战思维,消除贸易壁垒,让世界所有国家都能实现互利共赢。
摄影作品奖
大奖
作品名称:我父母是鸟类学家
作者:斯维特拉娜・塔拉索娃(俄罗斯)
作品简介:
摄影家把镜头对准鸟类学家阿列克谢・德鲁日卡和他的家人,记录鸟类学家淳朴平和的日常生活。作品充满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关爱,家庭的温馨与对动物的关爱相互映射,是对科研精神的诠释。作品以朴实无华的影像告诉人们,像保护家园一样保护地球所有物种,是每个人应该从小就拥有的观念和能力。
提名奖
作品名称:中国掠影
作者:阎雷(法国)
作品简介:
30多年来,法国著名摄影师阎雷拍摄了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出版了4本关于中国的著作。这组“中国掠影”中的照片拍摄于2013年到2019年,在这些照片中,阎雷继续讲述着平凡中国人的故事片段,构图和色彩变得更加活跃明快。照片以小见大,将体现中华大地“烟火气”的瞬间定格,使人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活力。
作品名称:达喀尔时装周
作者:法蒂玛・埃斯马・阿尔斯兰(土耳其)
作品简介:
2020年12月,第十八届达喀尔时装周因新冠肺炎疫情改为在户外举办。场地虽然“简陋”,摄影师却用镜头向人们展示了都市时尚与野性自然的交织,黑人模特的肤色与艳丽的服装创造出独有的视觉冲击力。摄影师或许想告诉人们,不论贫富、不论地域,追求时尚、向往美好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
作品名称:除虫菊
作者:维托・富斯科(意大利)
作品简介:
这组照片是给复苏的肯尼亚除虫菊产业链条拍摄的影像档案。一朵朵除虫菊,其貌不扬却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摄影师以呈现典型形象的方式,讲述了采摘农户、加工工人、加工厂经营者、中间商等如何将生计维系在这条绿色产业链上。
作品名称:人与自然
作者:黄功吾(美国)
作品简介:
在这组图片中,人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原美联社摄影记者黄功吾在新闻摄影之外的个人志趣――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另外也能从这些作品的影像表现力甚至图片说明的细节中体会摄影师的职业风格――构图“稳”(凝练),瞬间“准”(恰好),视觉“狠”(有张力)。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短视频奖
提名奖
作品名称:同心抗疫
作者:罗杰斯・萨巴纳(肯尼亚)
作品简介:
短片开场以紧急的救护画面显示疫情到来的危急时刻,人们感到沮丧焦虑;随着事态的发展,情节逐步推进,医护人员的付出、各国之间的相互援助、人们在疫情期间爱的传递,使人们最终战胜疫情,露出笑脸。该片节奏紧凑、风格特别,意在为人们点燃抗疫战斗的希望灯塔,用光明驱逐疫情引发的阴霾。
作品名称:新旧
作者:YTV电视台团体(缅甸)
作品简介:
该片讲述了一名缅甸导游失业后没有被疫情打倒,而是将自己对手工艺品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新的事业。影片通过缅甸人的生活场景、手工艺品的美妙细节、人们积极抗击疫情等影像素材,将生活、艺术、危机交织剪辑,展现人类在不可预知的环境和事件中通过爱、智慧、友谊、希望得以生存和发展。
(注:该奖项由于仅有2件入围终评作品,不设类别大奖。上述2件作品获提名奖。)
新闻评论奖
大奖
作品名称:反对“一带一路”就是反对非洲
作者:穆巴拉克・穆加博(乌干达)
作品简介:
文章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各国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展开,介绍了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建造的铁路、公路、机场等设施,对中非关系和世界格局作出评论。作者以讲述亲身经历的方式描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通过具体的故事和翔实的数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非洲各国休戚相关。
提名奖
作品名称:美国重返孤立主义
作者:海尔(希腊)
作品简介:
该文从历史观和全球观对美国政策转向进行了详尽论述,视野宽广、论证充分,引用美国传统外交理论和事实来批驳美国重返孤立主义、开历史倒车的做法,指出历史不会宽恕那些为了走一条“更容易的道路”而无视自己的承诺或体量的国家;当前形势下,和平的世界秩序不可能仅靠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得到实现。
作品名称:抓住“一带一路”巨大机遇 实现新形势下的全面发展
作者:卡纳特・托卡巴耶夫(哈萨克斯坦)
作品简介:
该文观点独到有思想,结构严谨有条理,善于用数字和事实说话,文字精湛,语言生动。文章对哈萨克斯坦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实现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建议,指出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既是中亚地区的未来,也是欧亚地区的未来。
作品名称:希望之带,相助之路
作者:法鲁克・博里奇(波黑)
作品简介:
本文旨在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层面的重要性以及具体为波黑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对一些批评声音予以有力回应。文章立场鲜明,有宏大的历史观,有东西方比较的全球视野,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与西方以往投资项目的各种不同之处,有数据、有论点、有论证。
作品名称:丝路上的塞尔维亚――增加塞尔维亚出口的时机到了!
作者:布兰科・M・祖约维奇(塞尔维亚)
作品简介:
共建“一带一路”为欧洲国家创造了许多机遇,近年来,塞尔维亚已成为欧洲国家中与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合作的样板。整篇评论逻辑清晰、叙事精要,通过肯定塞中两国的友谊与合作,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与意义,强调塞尔维亚应借助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改善其对中国市场的出口。
视频作品奖
提名奖
作品名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版权方:国家地理频道网络亚洲有限公司、五洲传播中心
作品简介:
作品以国际人士讲述者为第一视角,遍访中国、东南亚、中东等地,辅以航拍、水下拍摄等多种形式,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记录其重走郑和下西洋路线的见闻,给观众以沉浸式观看体验。该视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格局宏大,做到了历史和现实的生动有机结合。
作品名称:丝路新纽带:中欧班列
版权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瑞士国家广播电视台RTS
作品简介:
作品题材新颖,主题宏大,立意深刻,以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货运班列为线,通过人物采访、实景拍摄等方式,挖掘大事件背后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的人文风情和背后的发展动力,为观众揭开共建“一带一路”的真正内涵和强大生命力。
(注:该奖项由于仅有2件入围终评作品,不设类别大奖。上述2件作品获提名奖。)
特殊贡献奖
获奖者
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巴基斯坦)
人物简介:
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是巴基斯坦“丝路之友”俱乐部负责人、巴中学会主席、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获得者。
穆沙希德1952年出生在巴基斯坦锡亚尔科特市,17岁带领巴中青年组织第一次到访中国,至今已往返中国上百次。多年来,他通过各种不同的身份致力于中巴友好事业,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独特作用,组建了致力于推动中巴友好的巴中学会、巴基斯坦“丝路之友”俱乐部等组织。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2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