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全国报修  家电上门服务  全国报修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连平:明年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增大,向松调整的基调不会改变

   更新时间: 2025-04-05 12:04  发布时间: 2年前   2400
核心提示:  11月26-27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暨十周年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出席论坛并演讲。  展望2023年,连平表示,一共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第一个问题,货币政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操作,或者说在稳健基调下的宽松货币政策还是2023

  11月26-27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暨十周年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出席论坛并演讲。

  展望2023年,连平表示,一共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第一个问题,货币政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操作,或者说在稳健基调下的宽松货币政策还是2023年的基本方面。 第二个是消费。第三个因素是出口。 

  他表示,市场往往是先知先觉的,最近美联储还在加息的过程中,但市场上美元的汇率、美元的指数,其他国家的货币,还有金融市场相关的一些产品运行已经发生了变化,恐怕进一步再创出阶段性的新高的可能性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在他看来,2023年如果说货币政策空间的话,应该会比2022年的空间要来得大,因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由紧向松,就意味着像2022年所出现的多次很有力度的冲击,在2023年就不会再出现,逐步增加的压力在2023年就可能没有了,而伴随着的是逐步压力在减轻。从这个意义上讲,2023年货币政策偏松调节的空间应该会比2022年来的大。  

  他指出,最近第二次降准还是0.2个百分点。未来货币政策在总量工具、价格工具来看都是有下调的空间,总量工具下调空间更大一些,但是也不会持续大幅度进行调整。“其实从价格工具和总量工具来看的话,作为货币政策来讲很重要的一点不是仅仅在于提供流动性,提供货币供应增速的加快这样一个积极的因素,还有很重要的是市场的信号作用。”

  他表示,现在向松调整意味着在未来一个阶段还有可能继续根据需要将准备金率下调,向宽松的方向进一步调整。当然货币政策还有非常重要结构性政策,在最近三年来通过再贷款、再贴现这些结构性工具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所谓的结构性政策,既有结构性的效应,也有总量效应,本质上来讲还是在增加流动性。“2023年总的来看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向松调整的基调依然不会改变,它的操作空间比2022年来的更大一些。”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